当前位置: 首页 > 梨树技术 > 病虫害防治 > 正文

两种主要害虫在梨树上的发生与防治

时间:08-10-16来源:网络 作者:佚名 收藏

   根据近年来的调查发现,危害我地梨树的主要虫害有两种:即梨黄粉虫和木虱。

1、梨黄粉虫
1.1为害症状:黄粉虫即黄粉蚜,大多数由梨袋扎口处入袋,入袋后直接在袋口处为害果,被害处呈黑色、小点,黑色扩大并腐烂造成严重落果,失去商品价值。
1.2发生规律黄粉虫1年发生8~10代,以卵在果台、树皮裂缝,翘皮下越冬。翌春,梨树开花期孵化为干母,若虫于翘皮下刺吸嫩皮汁液危害。成虫羽化后大量繁殖,一代若虫6月下旬开始向果上转移,7月上、中旬为害加重。若虫沿着果柄爬至果袋口,寻找间隙,潜入袋内。入袋后先在果肩部吸食,进而移动到萼洼处群集为害,使梨果萼部变黑腐烂,最后整个果实烂掉。梨黄粉虫喜欢阴蔽环境,与降雨有关,雨量大或持续降雨不利其发生,温暖干燥对其发生有利。   
1.3分析黄粉虫发生的原因
1.3.1果园冬春管理较差的果园。黄粉虫以卵在树上越冬,萌芽前,在既不清园又不喷药的情况下,黄粉虫入袋量大,果实受害率可达52%。
1.3.2纸袋质量不好。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纸袋,有的质量不好,经风吹、日晒、雨打后容易破裂,便于黄粉虫侵入;有的为缝纫机缝制的,针眼稀,黄粉虫可钻进袋中;有的未经药物处理,黄粉虫入袋时未受到触杀。
1.3.3套袋时扎口不严。黄粉虫大多数是从袋口进入,在果肩部(入口处)为害,扎口松时,黄粉虫入袋为害果率可高达 50%左右。
1.3.4套袋前防治不当。有的果农喷一次药了事,防治不彻底,从而导致黄粉虫为害。有的喷药后不及时套袋,有时喷药后降雨过多,药效期变短,都会给黄粉虫重新为害的机会,从而会影响防治效果。
1.3.5酥梨套袋后的小环境更适合黄粉虫繁衍。黄粉虫成虫喜欢在背阴处栖息取食,若虫有背光性。黄粉虫入袋后,有适宜的繁衍条件,为害必加重   
1.4防治措施
1.4.1清洁果园降低虫口基数。在梨树落叶至发芽前,刮除粗、老翘皮,并清除树上老叶及病虫叶,将其集中烧毁。
1.4.2选择好袋,改善扎口技术,最好选择韧性强、透气性好的胶封纸袋,选择机缝的纸袋时,要选针眼密的。纸袋质量好的袋子,用铁丝扎紧袋口,可大大减轻黄粉虫的危害。
1.4.3套袋前后的药剂防治。发芽前喷索利巴尔50~80倍液,消灭越冬卵最佳。套袋前,喷50%抗蚜威超微可湿性粉3000倍液。药干后,即可套袋。   
2、梨木虱
2.1危害症状  梨木虱近年在我市发生逐年加重,主要危害梨树叶片。常以若虫群居于叶片刺吸汁液,使受害叶片沿主脉向背面弯曲成半月形,严重时皱缩成团,虫体分泌黏液,并引起煤污病,污染叶面和果面,导致果实发育不良,品质下降。据初步调查,梨树被害株率80%以上,一般梨树叶片受害率30%左右,严重的可达72%以上,被害株一般减产20%左右,高的可达50 %以上。
2.2发生规律  梨木虱在我市1年发生4代,且世代重叠发生,以冬型成虫在落叶、杂草、土缝中及树皮裂缝中越冬。越冬成虫耐寒力强,很少活动。次年春气温上升,梨树花芽开始萌动时,越冬成虫开始在枝条上活动,并爬到果枝皱痕处或枝条顶端花芽处交尾产卵,盛花期前15天为产卵盛期。卵期一般9~15天,若虫期26~40天。第一代若虫多潜入叶芽鳞片内或群集在新梢、花簇基部为害,二代以后各代若虫多在叶面吸食为害,且若虫三龄后爬行缓慢,并分泌大量粘液使虫体浸泡在其中,造成叶片卷曲。9月下旬至10月间大龄若虫陆续羽化为冬型成虫,寻找适当的场所越冬。
2.3防治方法
2.3.1加强梨园管理。结合冬剪剪除病残枝,刮除老树皮,清除地表的残枝、落叶及杂草,消灭越冬成虫。
2.3.2适期药剂防治。梨树花芽开放前,当大量越冬成虫开始活动而尚未产卵时用20%杀灭菊酯2000倍液进行防治,可减轻全年梨木虱为害。在各代幼虫孵化盛期或若虫3龄前,喷施4.5%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或5%来福灵乳油3000倍或20%螨克乳油2000倍或30%小灵乳油2500倍进行防治,若虫3龄后分泌黏液保护虫体,药剂防效较差,可在药液中,加适量中性洗衣粉,并加入喷雾量,以增强防治效果。  (张彦青  昔阳县林业局  薛彦棠  晋中市农业局)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