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苹果树技术 > 苹果园管理 > 正文

我国矮砧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

时间:10-12-10来源:网络 作者:佚名 收藏

2010 年元月,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牵头,河北农业大学、北京林果所、中国果树所、山东农业大学、郑州果树所、山西果树所、甘肃农科院、陕西师范大学、西安果友协会等单位参加,对全国矮砧苹果发展现状进行了一次系统普查。现将普查情况报告如下:
一、矮砧苹果发展现状
初步调查,2009年末全国苹果栽培面积达到3100万亩,其中矮化砧苹果面积为248.44万亩,占当年全国苹果总面积的8.01%。在苹果主产省之中,陕西矮化砧苹果面积最大,为125.35万亩,其次分别为山东和河南;从矮化砧占苹果总面积比例看,也是陕西比例最高,为14.79%,其次分别为河南12.6%,山东8.16%等。最近几年随着土地面积减少和农村劳动力成本升高,苹果集约高效栽培又显得特别重要,果农又开始比较矮砧苹果的优缺点,通过矮砧新技术示范园的带动,矮砧苹果又开始新的发展。从2006年到2009年全国矮砧苹果处于发展阶段,矮砧苹果占苹果总面积的百分数,平均每年上升1.33个百分点。宝鸡市苹果面积73.35万亩,矮砧苹果面积达到51.34万亩,矮砧占苹果总面积的69.99%;青岛市苹果面积29.1万
亩,矮砧苹果面积达到9.9万亩,矮砧占苹果总面积的34.02%;青岛的胶南市苹果面积10.95万亩,矮砧苹果面积达到8.55万亩,矮砧占苹果总面积的78.08%。
利用引进材料和我国苹果砧木进行杂交,各地相继选出了许多矮化砧木。中国农业大学审定的“中砧1 号”,具有半矮化、高效、抗逆性较强等特点。青岛农科所以平邑甜茶为试材,选育的“青砧一号”和“青砧二号”,已通过审定,均具有矮化效应和无融合生殖率高的特性,通过种子播种直接嫁接品种形成矮砧苗木,为我国矮砧苹果栽培开辟了一条新途径,估计将为我国苹果矮砧发展带来新的机遇。山西果树所审定的SH1 在各地掀起发展高潮。
目前我国应用最多的矮化砧木是M26,占矮化苹果总面积的82.81%,其次是SH 系,占矮化苹果总面积的6.46%,再者是GM256,占矮化苹果总面积的4.89%,其他各种砧木占矮化苹果总面积的5.84%。这些矮化砧木基本上使用矮化中间砧,自根砧极少。基砧主要有新疆野苹果、海棠、楸子、山定子等。GM256 抗寒性强,主要在辽宁应用;SH 系抗干旱、抗抽条,主要在山西、河北、北京、甘肃和陕西渭北北部使用;M26 适宜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区,主要在河南、陕西渭北南部及山东、甘肃陇东等地应用。
二、典型事例分析
1、果友协会50户调查。西安果友协会对陕西的富平、蒲城、澄城、乾县、大荔、扶风、风县等7 县50 个栽培矮砧农户进行了调查。其结果为:
①面积:最大户40 亩,最小户1.5 亩,平均4.3 亩;
②树龄:最大树龄20 年,最小1 年生,平均11 年生,其中10年以上有28 户,占56.0%;
③密度:果园最小密度为3m×4m,亩栽植55 株,最大密度1m×3m,亩栽植220 株,其中2m×3m,亩栽植110 株有28 户,占56.0%。
④砧木:M26 占49 户,占98.0%,SH6 占1 户,占2.0%。
⑤树形:细纺锤形和高纺锤形占42 户,开心形占7 户,小冠形占1 户。其中细纺锤形和高纺锤形占总户84.0%。
⑥产量:最高亩产1 万公斤,最低亩产1000 公斤,平均亩产2548公斤。其中亩产在3500 公斤以上的有15 户,占总户数30.0%。
⑦大小年现象:无大小年现象的有45 户,占总户数90.0%;有大小年现象的仅有5 户,占总户数10.0%,说明发展苹果矮砧栽培可有效克服大小年结果现象。
2、各地典型案例。郑州果树所调查,三门峡市陕县二仙坡果园,面积3000 亩,全部为M26 中间砧,品种以富士为主,行株距2m×4m,细长纺锤形整形。其中1000 亩已挂果,产量效益较好。郑州市二七区于寨村果园,地处平原地区,水肥条件较好,面积约50 亩,品种较多,砧木大部分为M26 中间砧,其余为M7 及MM106 自根砧,目前都在盛果期,产量效益很好。灵宝函谷关镇,地处豫西平地,6 亩果园,中间砧为M26,树龄14 年生,品种以富士为主,栽植行株距2m×3m,现行间通行很困难,管理操作很不方便,但产量效益尚可。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调查,陕西省凤翔县范家寨乡张家沟村李智5亩矮砧(M26)红富士,栽后不采用环剥措施的情况下,第四年亩产量610 公斤,第五年1100 公斤。凤翔县苹果专家大院100 亩矮砧(M26)红富士示范园,栽后不采用环剥措施的情况下,第四年亩产量550 公斤,第五年1300 公斤,第六年2300 公斤,第七年3500 公斤。
三、不同地区矮砧发展建议
1、不同地区发展的矮砧及密度
(1)陕西在渭北南部有多次灌溉地区,可以发展M9 或短枝型∕M26,必须立架栽培,株行距为1.5m×4m,亩栽植110 株。在渭北中部和南部无灌溉条件或仅能冬灌一次的地区,栽植短枝型∕M26组合,中间砧全部入土;在水地栽植采用M26。渭北中部和北部旱地,试栽SH6 组合,每亩栽植80~110 株为宜,株行距为1.5~2m×4~4.5m。
(2)山东在山东多数地区M26中间砧越冬性问题不大,其半矮化性比较适合山东土壤肥力一般的特点,配合支柱和适宜的树形、修剪方法,是群众可以接受的矮化方式。SH 系列在山东处于起步阶段,目前看比较适合山东的立地条件,在山东北部应该是适宜的砧木,但还需要观察。其它砧木,如M9 致矮性强,在山东黄河故道地区应有一定发展空间。MM106、B9 等砧木需要试验,应该也有一些发展空间。栽植密度建议1.5~2m×4~4.5m。
(3)河南建议未来发展仍应以M26为主。故道地区由于树体生长量较大,矮化效果更好的M9 做中间砧也是未来需要发展的。在水肥条件好的地方,短枝富士/M26 等树冠较小的组合,行株距可以缩小到3.5~4.0m×1.5~2.5m,对于生长势比较中庸、早实性比较好的品种如金冠、嘎拉、藤木一号、华帅、华夏(美国八号)、夏丽、乔纳金、粉红女士等,行株距可以为3.5~4m×2m,而对于长势旺、成花晚的红富士等品种,行株距则应增大到4~4.5m×2.5~3m。山上及较瘠薄的地区,行株距可在此基础上适当调整。
(4)河北河北中南部采用M26 或M9,辅以严格的树形控制;河北中北部太行山及燕山丘陵区采用SH 优系;河北北部较寒冷地区采用GM256。
(5)甘肃在陇东地区,水地发展M26,旱地发展SH系列砧木,密度以2m×4m 为宜,中间砧外露地面3~5cm。
(6)山西山西适宜发展的矮化砧木为SH系中的1、6、38、40四个砧号,在正常管理情况下,采用中间砧栽培,树高控制在3.5m左右,栽植密度以1.5~2m×4m 为宜。
(7)辽宁M 系砧木在营口产区总体不抗寒,但深栽培土结合在坡地阳面小气候,可以安全越冬;锦州以GM256 中间砧段,栽植密度一般2~3m×3~4m。鞍山市台安县今后适宜发展的矮化砧木GM256,7734。栽植密度株行距2.5m×4m。
(8)北京由于过去发展M 和MM砧木造成许多果园全部冻死。现在矮砧SH 系中的6、1、38、40 四个砧号果农很受欢迎,栽植密度2.5~3m×4~4.5m。M 及MM 系矮化中间砧,培土后容易生根,建园整齐度较差。SH系矮化中间砧,培土后不生根,果园整齐度高,干性极强。
2、中间砧入土深度及树形选择栽植M9 或M26,中间砧地面外露3~5cm,栽植SH 系或GM256中间砧露出地面7~8cm。另外,在幼树期为了促进树体生长,对露出地面的中间砧采用起垄覆盖露出的中间砧。结果后树势过旺,可去除高垄。亩栽100 株以上,培养高纺锤形,亩栽植80~100 株培养细纺锤形,亩栽植80 株以下培养自由纺锤形。
 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