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葡萄树技术 > 新闻动态 > 正文

河北昌黎干红葡萄酒产业:葡萄酒业的新动力

时间:10-07-31来源: 作者:果树网 收藏

近几年,中国市场进口葡萄酒大量涌入,一些新兴产区也快速成长起来,作为传统产区的秦皇岛市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。2009年底,秦皇岛市成立了河北昌黎干红葡萄酒产业聚集区管理委员会,政府决心下大力气重振葡萄酒产业,并对昌黎、卢龙、抚宁三地分别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。2010年7月,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记者来到秦皇岛,对昌黎、卢龙、抚宁三地的产业现状和规划进行走访和了解。

  记者七月初来到昌黎,并作为此次了解秦皇岛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的首站,拜访了昌黎县葡萄酒业管理局副局长邵黎明,他就昌黎产区的新规划向我们做了详细介绍。

  加快产区基础设施建设

  我们这次到昌黎时,看到昌黎县城的主干道正在重新整修,城区两边的建筑也在做整体的规划。据了解,围绕城区改造项目,今年昌黎县政府共投资3000-4000万元,同时启动了县城东部酒庄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,重点打通205国道到261省道之间约6公里的一条环山路,为昌黎产区酒庄旅游项目的开发提前做好准备。邵黎明告诉我们:按照规划,今后几年会在县城东部区域合理安排新增的酒庄项目,以现有的华夏酒庄、朗格斯酒庄、茅台酒庄(在建)、金士酒庄(在建)为核心,重点打造碣阳酒乡聚集区。

  为了规范酒庄项目的建设,昌黎还制定了国内首个葡萄酒庄的建设标准。这个标准是昌黎县政府加强酒庄管理与建设的依据,也是推动酒庄建设向标准化、规范化方向基础。标准对酿酒葡萄种植管理、酒窖的建设、生产工艺等必备条件都做了统一,对酒庄酒在概念上进行标准界定,从基础建设开始将酒庄的管理和经营就纳入正轨。

  成立酿酒葡萄研究机构

  昌黎是行业内公认的生产赤霞珠干红葡萄酒最佳的产区之一,但在市场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,赤霞珠干红已很难再一枝独秀,市场需要更多的不同风味和口感的葡萄酒来满足消费费的需求,这对昌黎产区来说是个最大的难题,因为昌黎的红葡萄种植占了总面积的98%,其中95%以上是赤霞珠,葡萄品种的单一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障碍。如何培育更多的适合昌黎产区的葡萄品种,生产出高品质的葡萄酒,昌黎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昌黎酒葡萄研究中心,解决葡萄酒产业的源头问题,通过优化酿酒葡萄品种,培育优质苗木,选育昌黎产区的特有葡萄品系,发挥当地的自然环境优势,普及高品质酿酒原料。成立酒葡萄研究中心更大意义还在于可以指导当地的果农科学种植,规范管理,提高农民收益,稳定原料供应,促进产区的健康发展。

  实现葡萄种植模式的升级

  昌黎县有悠久的葡萄种植历史,果农也有丰富的种植管理经验,葡萄的种植收益通常也会高于其他农作物,所以前几年,当地农户种植酿酒葡萄的积极性比较高。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变化,市场对优质原料的需求越来越高,农户这种自我管理的种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,首先种植模式影响了葡萄的质量,由于农户多采用篱架蔓式的种植架式,产量高,但果实的抗寒、抗病、抗逆性差,影响了葡萄的成熟度及香气的积聚,原料质量不高。其次,果农防病意识不强,只有当葡萄园大面积出现病虫害时,才会想办法进行防治,而这时往往已对葡萄造成不良影响,病虫害的防控难度也会加大。更重要的一点是为了尽快消灭病虫害,即会大剂量的使用农药,加大了农药残留的风险。

  目前,除了华夏长城和朗格斯可以做到自管葡萄园之外,大部分企业还是采取与果农签订收购合同的形式,来实现原料的供给,所以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苗木质量上,比较传统和落后。这个问题如何解决?邵黎明表示:首先要解决葡萄的苗木,逐步减少扦插苗的种植,扩大砧木嫁接苗的种植面积。其次是大范围推广龙干式等新的栽培模式,以昌黎砧木嫁接酿酒葡萄苗木选育中心为依托,由示范到推广,转变种植模式,逐步实现葡萄种植的科学化、优良化、规范化。

  完善农、工共赢的发展机

  近几年,当地鲜食葡萄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,销售价格远远高于酿酒葡萄,据了解,2009年,鲜食葡萄或以卖到15-30元每公斤,而酿酒葡萄只有2.4-3.0元每公斤,巨大的收益差距,令果农种植酿酒葡萄的积极性在不断下降,严重影响到产业的健康发展。昌黎县委县政府意识到必须建立新的农工合作机制,从根本上保障果农的利益,同时也要考虑企业的良性发展。邵黎明告诉我们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昌黎县政府已提出三项改进措施。一是说服动员生产企业自觉树立大局观、长远观,合理制定葡萄收购价格,落实优质优价,保障果农的合理收益,实现利益共享;二是扩大合同种植面积。鼓励引导企业与果农签订长期购销合同,化解企业和果农采购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后顾之忧,促进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;三是政府会加强宏观调控,利用来自葡萄酒产业的县级财政收益,通过补贴、奖励等形式,调节农、工收益,确保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协调发展。

聚集产业发展  打造产区品牌

  昌黎产区是国内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起步较早的地方,但却缺少一些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作支撑,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也相对滞后,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条,产区仍处在原始的发展状态。尤其在产区的推广和营销上,思想传统,难以找到突破的途径。虽然昌黎国际葡萄酒节做了11年,但对昌黎产区整体品牌的传播却是影响甚微;同时产区内多数葡萄酒企业生产规模小,自营品牌少,原酒生产多,产品附加值低。同时,产区内中小葡萄酒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、设备闲置,不能达产达效,企业、基地以及原材料深加工各环节联系不紧密,对产区资源造成一定浪费。

  面对产业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,昌黎县政府非常着急,他们积极分析产业发展现状,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。首先,加强园区企业管理,打造产区的集体品牌,保证凡是昌黎产区出产的每一瓶葡萄酒的质量是真实可靠的,建立企业的诚信机制。其次培养高素质人才,培养一批高水平的营销队伍,全方位开拓市场,为提高市场占有率,拉动生产,减少设备闲置,为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。同时可以利用当地专业高校的优势,加强企业与高校的互动,为产区培养人才。第三是加强与国内大专院校的联系,谋划葡萄的深加工项目,如葡萄籽、葡萄皮综合开发,延伸产业链条。第四是完善葡萄酒酿造配套企业的招商引入,建设如酒瓶、瓶塞、胶帽、瓶标、包装、策划、培训、人才引进等企业和机构,从而可降低葡萄酒的生产成本,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