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枣树管理 > 病虫害防治 > 正文

枣粘虫

时间:09-12-17来源:枣网 作者:佚名 收藏
色薄茧中。初时绿色,逐渐变为黄褐色,羽化前为深褐色。腹部各节前后缘各有一列锯齿状刺突,前面一排粗大,后面一排细小,达气门线。尾端有8根臀刺呈长毛状,末端弯曲。

生活史及习性      此虫每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,河北、山东、山西1年发生3次,河南、江苏1年发生4代,浙江1年发生5代,世代重叠明显。均以蛹在枣树主干的粗皮裂缝、树洞内及树干基部根周或茛际表土内越冬,少数也可在落叶、落果中越冬。

在山西枣产区,越冬代成虫于次年3月中下旬开始羽化,4月中旬进入羽化盛期,5月上旬为末期。第1代成虫发生的初、盛、末期分别为6月上旬、6月中下旬和7月上旬;第2代成虫的初、盛、末期分别在7月中旬、7月下旬至8月上旬、8月中旬至下旬。越冬代、第1代和第2代幼虫出现在4月上旬、6月上旬和7月下旬。越冬代、第1代和第2代幼虫孵化期分别为4月中下旬、6月上旬及7月末。越冬代、第1代及第2代蛹分别出现于5月下旬、7月上旬和9月末。

成虫白天潜伏在枣叶背面或在枣树下的低矮作物或杂草上,黎明和傍晚活动,性诱能力强,对黑光洒趋性强,但趋化性差。各代成虫在1日之内均以上午8~10时和下午16~20时羽化最多,形成两次明显的羽化高峰,夜间22时至凌晨6时和中午12~14时均羽化较少。这可能是与温度过低和过高的有关。羽化率为90%以上。成虫集中于早晨5~8时进行交配,雌雄行多次交配,雌蛾平均1.48次,雄蛾3次。雌、雄成虫交配形状呈“一”字形,雌蛾翅端覆盖在雄蛾翅上面。

越冬代成虫多产卵于1~2年生枝条和枣股上,第1代、第2代成虫则多产卵于叶正面中脉两侧。卵多散产,偶尔也有3~5粒产在一起的。每雌产卵量:越冬代平均40粒左右,第1代60粒左右,第2代75粒左右。

第1代幼虫在卵壳内孵化后,随即以口器咬破卵壳爬出,先在枝条上爬行半小时左右即危害嫩枣芽,使被害芽枯死再萌发2次芽。枣树展叶后,吐丝缠卷嫩叶食害边缘,再用丝将叶缘粘起,包成饺了形,再转叶危害,故有“饺子虫”之称。虫体稍大有转移危害的茧化蛹。第2代幼虫除吐丝缀连枣叶外,主要危害花蕾、花及幼果,造成大量幼果脱落,直接影响当年产量。第3代幼虫的发生期正是枣果着色期,除危害叶外,还可危害枣果的果皮或果肉,造成落果。幼虫非常活泼,能吐丝下垂,随风飘迁。

发生与环境的关系        越冬代成虫发生早晚,往往受早春温度、湿度的影响。据河北调查,每年3月上旬气温达12.5℃以上,4月下旬以后,平均气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